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有正规买球的吗 > 新闻动态 > 养老金'倒挂'十年后:早退者不如新人?政策改革引发争议

养老金'倒挂'十年后:早退者不如新人?政策改革引发争议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39
#图文打卡计划# 2024年10月1日,我国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十年过渡期正式结束。这场旨在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的改革,却意外制造出新的矛盾——早退休的老人养老金竟远低于后来退休的中人和新人,甚至出现前辈不如后辈的倒挂现象。 早退不如晚退成真? 数据显示,湖南2014年社平工资仅3658元,而2024年已达7618元,十年间翻倍增长。但2014年前退休的老人仍按旧办法计算养老金,工资基数被冻结在2006年标准。比如某位薪级38级的老人,2014年退休时薪级工资984元,而2024年同...

#图文打卡计划#

2024年10月1日,我国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十年过渡期正式结束。这场旨在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的改革,却意外制造出新的矛盾——早退休的"老人"养老金竟远低于后来退休的"中人"和"新人",甚至出现"前辈不如后辈"的倒挂现象。

"早退不如晚退"成真?

数据显示,湖南2014年社平工资仅3658元,而2024年已达7618元,十年间翻倍增长。但2014年前退休的"老人"仍按旧办法计算养老金,工资基数被"冻结"在2006年标准。比如某位薪级38级的"老人",2014年退休时薪级工资984元,而2024年同等级别已达3391元,差距超3倍。

更让"老人"难以接受的是,后来退休的"中人"不仅享受逐年涨薪、每两年一次的工资调标,还叠加了职业年金和"职级并行"政策。一位2015年退休的"中人"透露:"我工龄比前辈短,但养老金反而高出近40%,这公平吗?"

政策设计的"天平"为何倾斜?

专家指出,改革初衷是让待遇"新老平稳衔接",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重大偏差。"老人"的养老金被"钉"在旧时代,而"中人"和"新人"却站在了不断上涨的社平工资和工资标准上。更关键的是,"中人"在退休时还能用当年社平工资计算"视同缴费",相当于把过去未缴费的工龄按最新标准"补上",这无异于让后来者"躺着赚福利"。

历史回溯显示,我国1951年就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,1955年明确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发放标准,1978年更规定退休金随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上涨调整。但1992年后,企业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形成"双轨制",导致差距越拉越大。2014年改革本想破除双轨制,却因过渡期政策设计缺陷,反而在体制内制造出新的"三六九等"。

制度漏洞引发"逆激励"争议

退休人员老张感慨:"我干了35年,退休金不到新人的一半,感觉白忙活了。"这种现象催生出"早工作不如晚工作""多干不如少干"的荒诞心理。某机关单位年轻职工小李坦言:"现在大家都盯着怎么往后拖退休,这哪是养老制度,简直是给后入职者搭的'高息理财'!"

有学者指出,改革政策过度向"新人"倾斜,却对"老人"缺乏实质补偿机制,违背了"保持待遇不降低"的承诺。比如"老人"只能参与养老金统一调整,但调整基数仍基于旧工资,而"中人"却能享受"新基数+新政策"双重红利。

出路何在?

十年过渡期结束,改革进入深水区。受访专家建议,应建立"老人"养老金与社平工资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,对"视同缴费"部分进行历史补偿,同时控制职业年金的累积速度。"养老制度不应成为算计的工具,而应成为对所有劳动者贡献的尊重。"

这场持续十年的改革,最终将走向何方?或许正如退休教师王女士所说:"养老金不是数学题,是丈量社会良心的尺子。"



上一篇:CBA排位大乱 广厦山西新疆全输 联手坑广东 杜锋愁眉 辽篮得利
下一篇:丘处机骂他贪慕虚荣,为何杨康还能混得开?你看杨铁心给他留了啥_郭靖_江湖_穆念慈
TOP